作为广东省首批按小城市标准建设的中心镇试点,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在“百千万工程”引领下万无优配,正以“港产城人”共融为路径,书写一份从城镇向城市跃升的生动答卷。从智造产业集群到国家级渔港经济区,从古村新韵到海岛风光,这座滨海新城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。

智造赋能:
双链条驱动激活一座城
走进石楼镇,随处可见智造产业的蓬勃脉动: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内,因湃电池、锐湃动力等项目陆续投产,带动2025年以来汽车产业产值突破174亿元,占全镇工业产值62%;

广日工业园集聚电梯产业链企业,广日电梯自主研发的G20控制系统达国际先进水平,累计获专利超900项;
声博士声学产业基地、番南能源科技基地等项目建设正酣万无优配,推动智能制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“双轮驱动”。
“我们聚焦‘2104’现代化产业体系,打造‘智能制造+时尚快消+新兴产业+生产性服务业’矩阵,为企业提供‘保姆式’服务。”石楼镇经济发展办负责人介绍。

向海而兴:
渔港经济区成湾区新引擎
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家级渔港经济区,莲花山渔港不仅是渔民的家园,更成为海洋经济的开放平台:顺海造船公司作为广东民营造船“领头羊”,深耕行业28年,建造的海洋牧场船、巡航船等远销海外,订单供不应求;

中国轻工设计院、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等机构入驻万无优配,构建覆盖船舶设计、检测认证、海工装备的全产业链生态;
渔港风情街区、海鸥岛文旅项目陆续招商落地,推动“蓝色经济”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。

幸福宜居:
“三圈”融合提升城市温度
作为小城市试点建设的重要一环,石楼镇坚持以人为本,通过“三圈融合”完善城市功能,增强人口吸引力和居民幸福感。
【1小时通勤圈:融入湾区生活】
佛莞城际莲花站、地铁三号线东延段开通,推动石楼融入大湾区“1小时生活圈”。5G网络全域覆盖,利丰大道、海鸥公路等40余个基建项目同步推进,构建起“外联内畅”的现代化交通体系。
【便民服务圈:夯实民生基础】
广东仲元中学莲花湾学校2025年秋季开学,近三年石楼镇全镇新增公办学位8820个;番禺区第七人民医院升级改造如期推进;“1+N”养老网络建成1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、25个村居颐康服务站,“15分钟养老服务圈”基本形成。
【10分钟文化圈:塑造城市认同】
亚运城体育馆、东方博物馆与24个村居图书室构建多元文化空间。广州社区乐跑赛、大岭村起龙仪式、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常态化开展,让居民在“家门口”享受优质文化服务。

从“制造小镇”到“智造新城”,从“渔港码头”到“海洋经济”,石楼镇以“港产城人”融合为笔,绘就了一幅大湾区镇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。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说:“这里不仅有产业生态,还有宜居环境,更有城市温度。”
南方+记者 钟晓宇
通讯员 番禺区“百千万工程”指挥部办公室万无优配
鼎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